更新時間:2024-05-06 16:22:01作者:貝語網(wǎng)校

一、2024年溫州大學(xué)各省最低錄取分?jǐn)?shù)線(預(yù)測)
2024年要考上溫州大學(xué):
1、浙江【一段】考生,預(yù)測高考綜合類575分能上。
2、寧夏【本科批】考生,預(yù)測高考理科399分、文科489分能上。
3、貴州【本科批】考生,預(yù)測高考物理類480分、歷史類563分能上。
4、甘肅【本科批】考生,預(yù)測高考物理類464分、歷史類517分能上。
5、江蘇【本科批】考生,預(yù)測高考物理類541分、歷史類553分能上。
二、2023年溫州大學(xué)錄取分?jǐn)?shù)線一覽表(2024參考)
究竟2024年需要考多少分能上溫州大學(xué)?今年好不好考?比去年難還是更容易,以下為2023年溫州大學(xué)多少分可以被錄取的最低分?jǐn)?shù)線,可對比參考。
| 招生省份(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線 | 分差 | 
|---|---|---|---|---|
| 浙江(平行錄取一段) | 中外合作辦學(xué)(綜合類) | 575 | 488 | 87 | 
| 綜合類 | 574 | 488 | 86 | |
| 青海(本科一段) | 理科 | 351 | 330 | 21 | 
| 文科 | 463 | 406 | 57 | |
| 四川(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辦學(xué)(理科) | 523 | 520 | 3 | 
| 理科 | 542 | 520 | 22 | |
| 四川(本科二批) | 理科 | 523 | 433 | 90 | 
| 文科 | 534 | 458 | 76 | |
| 江西(本科一批) | 文科 | 560 | 533 | 27 | 
| 理科 | 545 | 518 | 27 | |
| 中外合作辦學(xué)(理科) | 529 | 518 | 11 | |
| 陜西(本科二批) | 理科 | 446 | 336 | 110 | 
| 文科 | 487 | 403 | 84 | |
| 河南(本科一批) | 文科 | 568 | 547 | 21 | 
| 理科 | 538 | 514 | 24 | |
| 較高收費(理科) | 531 | 514 | 17 | |
| 內(nèi)蒙古(本科一批) | 理科 | 457 | 434 | 23 | 
| 文科 | 518 | 468 | 50 | |
| 福建(本科批) | 物理類 | 541 | 431 | 110 | 
| 歷史類 | 548 | 453 | 95 | |
| 中外合作辦學(xué)(物理類) | 517 | 431 | 86 | |
| 黑龍江(本科二批A段) | 理科 | 295 | 287 | 8 | 
| 文科 | 469 | 341 | 128 | |
| 寧夏(本科二批) | 文科 | 489 | 421 | 68 | 
| 理科 | 396 | 340 | 56 | |
| 安徽(本科一批) | 文科 | 538 | 495 | 43 | 
| 理科 | 528 | 482 | 46 | |
| 中外合作辦學(xué)(理科) | 508 | 482 | 26 | |
| 重慶(本科批) | 中外合作辦學(xué)(物理類) | 486 | 406 | 80 | 
| 物理類 | 498 | 406 | 92 | |
| 歷史類 | 503 | 407 | 96 | |
| 甘肅(本科一批I段) | 理科 | 463 | 433 | 30 | 
| 文科 | 517 | 488 | 29 | |
| 湖北(本科批) | 中外合作辦學(xué)(物理類) | 539 | 424 | 115 | 
| 物理類 | 544 | 424 | 120 | |
| 歷史類 | 550 | 426 | 124 | |
| 廣西(本科一批) | 理科 | 506 | 475 | 31 | 
| 文科 | 554 | 528 | 26 | |
| 河北(本科批) | 歷史類 | 573 | 430 | 143 | 
| 物理類 | 535 | 439 | 96 | |
| 中外合作辦學(xué)(物理類) | 524 | 439 | 85 | |
| 北京(本科批) | 綜合類 | 508 | 448 | 60 | 
| 江蘇(本科批) | 歷史類 | 551 | 474 | 77 | 
| 物理類 | 551 | 448 | 103 | |
| 中外合作辦學(xué)(物理類) | 539 | 448 | 91 | |
| 上海(本科批) | 綜合類 | 479 | 405 | 74 | 
| 遼寧(本科批) | 歷史類 | 526 | 404 | 122 | 
| 物理類 | 536 | 360 | 176 | |
| 貴州(本科一批) | 文科 | 561 | 545 | 16 | 
| 理科 | 477 | 459 | 18 | |
| 廣東(本科批) | 中外合作辦學(xué)(物理類) | 534 | 439 | 95 | 
| 物理類 | 536 | 439 | 97 | |
| 歷史類 | 535 | 433 | 102 | |
| 山西(本科一批B段) | 理科 | 500 | 480 | 20 | 
| 文科 | 506 | 490 | 16 | |
| 新疆(本科二批) | 理科 | 393 | 285 | 108 | 
| 文科 | 468 | 354 | 114 | |
| 湖南(本科批) | 歷史類 | 548 | 428 | 120 | 
| 物理類 | 533 | 415 | 118 | |
| 中外合作辦學(xué)或國際項目(物理類) | 518 | 415 | 103 | |
| 云南(本科一批) | 理科 | 509 | 485 | 24 | 
| 文科 | 557 | 530 | 27 | |
| 中外合作辦學(xué)(理科) | 510 | 485 | 25 | |
| 山東(普通類一段) | 綜合類 | 545 | 443 | 102 | 
| 中外合作辦學(xué)(綜合類) | 519 | 443 | 76 | 
溫州大學(xué)各專業(yè)錄取分?jǐn)?shù)線2023
一段
在浙江考生中,溫州大學(xué)各專業(yè)錄取分?jǐn)?shù)線2023是574分~623分。下文是溫州大學(xué)各專業(yè)最低錄取分?jǐn)?shù)線具體情況。
1、漢語言文學(xué)(師范):623分
2、思想政治教育(師范):618分
3、小學(xué)教育(師范):618分
4、歷史學(xué)(師范):617分
5、漢語言文學(xué)(創(chuàng)意中文實驗班):616分
6、英語(師范):612分
7、法學(xué):606分
8、生物科學(xué)(師范):606分
9、數(shù)學(xué)與應(yīng)用數(shù)學(xué)(師范):603分
10、應(yīng)用心理學(xué)(師范):599分
11、計算機科學(xué)與技術(shù):597分
12、物理學(xué)(師范):596分
13、教育技術(shù)學(xué)(師范):596分
14、網(wǎng)絡(luò)工程(卓工超豪示范班):594分
15、化學(xué)(師范):594分
16、學(xué)前教育(師范):592分
17、國際經(jīng)貿(mào)規(guī)則:592分
18、財務(wù)管理:592分
19、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卓工超豪示范班):591分
20、廣告學(xué):590分
21、行政管理:590分
22、建筑學(xué):590分
23、數(shù)據(jù)科學(xué)與大數(shù)據(jù)技術(shù):590分
24、信息與計算科學(xué):590分
25、工商管理:589分
26、應(yīng)用統(tǒng)計學(xué):589分
27、國際經(jīng)濟與貿(mào)易:588分
28、人工智能:588分
29、工業(yè)工程:587分
30、翻譯:587分
31、智能制造工程:587分
32、電子信息科學(xué)與技術(shù):587分
33、金融工程:586分
34、環(huán)境工程:585分
35、機械工程(卓工超豪示范班):585分
36、日語:584分
37、集成電路設(shè)計與集成系統(tǒng):584分
38、生物技術(shù):584分
39、車輛工程:584分
40、服裝設(shè)計與工程(卓工超豪示范班):582分
41、生態(tài)學(xué):582分
42、土木工程:578分
43、能源化學(xué):578分
44、城市地下空間工程:577分
45、應(yīng)用化學(xué):577分
46、機械工程(中外合作辦學(xué),與俄羅斯伏爾加格勒國立技術(shù)大學(xué)合作辦學(xué)):575分
47、材料科學(xué)與工程:574分
附:2022年溫州大學(xué)各專業(yè)在浙江省錄取最低分?jǐn)?shù)線一覽表
| 院校 | 專業(yè) | 批次/科目 | 最低分 | 
|---|---|---|---|
| 溫州大學(xué) | 漢語言文學(xué) | 1段(綜合) | 621 | 
| 溫州大學(xué) | 小學(xué)教育 | 1段(綜合) | 618 | 
| 溫州大學(xué) | 思想政治教育 | 1段(綜合) | 617 | 
| 溫州大學(xué) | 歷史學(xué) | 1段(綜合) | 616 | 
| 溫州大學(xué) | 學(xué)前教育 | 1段(綜合) | 602 | 
| 溫州大學(xué) | 生物科學(xué) | 1段(綜合) | 606 | 
| 溫州大學(xué) | 漢語言文學(xué) | 1段(綜合) | 610 | 
| 溫州大學(xué) | 英語 | 1段(綜合) | 614 | 
| 溫州大學(xué) | 應(yīng)用心理學(xué) | 1段(綜合) | 600 | 
| 溫州大學(xué) | 數(shù)學(xué)與應(yīng)用數(shù)學(xué) | 1段(綜合) | 600 | 
| 溫州大學(xué) | 化學(xué) | 1段(綜合) | 595 | 
| 溫州大學(xué) | 法學(xué) | 1段(綜合) | 598 | 
| 溫州大學(xué) | 教育技術(shù)學(xué) | 1段(綜合) | 599 | 
| 溫州大學(xué) | 物理學(xué) | 1段(綜合) | 595 | 
| 溫州大學(xué) | 翻譯 | 1段(綜合) | 592 | 
| 溫州大學(xué) | 計算機科學(xué)與技術(shù) | 1段(綜合) | 592 | 
| 溫州大學(xué) | 建筑學(xué) | 1段(綜合) | 589 | 
| 溫州大學(xué) | 財務(wù)管理 | 1段(綜合) | 590 | 
| 溫州大學(xué) | 行政管理 | 1段(綜合) | 590 | 
| 溫州大學(xué) | 廣告學(xué) | 1段(綜合) | 591 | 
| 溫州大學(xué) | 工商管理 | 1段(綜合) | 589 | 
| 溫州大學(xué) | 國際經(jīng)濟與貿(mào)易 | 1段(綜合) | 589 | 
| 溫州大學(xué) | 應(yīng)用統(tǒng)計學(xué) | 1段(綜合) | 587 | 
| 溫州大學(xué) | 生物制藥 | 1段(綜合) | 587 | 
| 溫州大學(xué) | 網(wǎng)絡(luò)工程 | 1段(綜合) | 588 | 
| 溫州大學(xué) | 金融工程 | 1段(綜合) | 587 | 
| 溫州大學(xué) | 日語 | 1段(綜合) | 587 | 
| 溫州大學(xué) | 數(shù)據(jù)科學(xué)與大數(shù)據(jù)技術(shù) | 1段(綜合) | 586 | 
| 溫州大學(xué) | 工業(yè)工程 | 1段(綜合) | 586 | 
| 溫州大學(xué) | 人工智能 | 1段(綜合) | 585 | 
| 溫州大學(xué) | 服裝設(shè)計與工程 | 1段(綜合) | 586 | 
| 溫州大學(xué) | 生物技術(shù) | 1段(綜合) | 585 | 
| 溫州大學(xué) | 國際經(jīng)貿(mào)規(guī)則 | 1段(綜合) | 585 | 
| 溫州大學(xué) | 信息與計算科學(xué) | 1段(綜合) | 585 | 
| 溫州大學(xué) | 環(huán)境工程 | 1段(綜合) | 585 | 
| 溫州大學(xué) | 電子信息科學(xué)與技術(shù) | 1段(綜合) | 583 | 
| 溫州大學(xué)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1段(綜合) | 583 | 
| 溫州大學(xué) | 生態(tài)學(xué) | 1段(綜合) | 581 | 
| 溫州大學(xué) | 智能制造工程 | 1段(綜合) | 583 | 
| 溫州大學(xué) | 機械工程 | 1段(綜合) | 580 | 
| 溫州大學(xué) | 集成電路設(shè)計與集成系統(tǒng) | 1段(綜合) | 579 | 
| 溫州大學(xué) | 車輛工程 | 1段(綜合) | 579 | 
| 溫州大學(xué) | 能源化學(xué) | 1段(綜合) | 578 | 
| 溫州大學(xué) | 應(yīng)用化學(xué) | 1段(綜合) | 578 | 
| 溫州大學(xué) | 土木工程 | 1段(綜合) | 577 | 
| 溫州大學(xué) |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 1段(綜合) | 574 | 
| 溫州大學(xué) | 材料科學(xué)與工程 | 1段(綜合) | 574 | 
溫州大學(xué)錄取分?jǐn)?shù)線2022(在其他省市)(2023參考)
| 省份 | 學(xué)校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線 | 
|---|---|---|---|---|---|
| 安徽(本二) | 溫州大學(xué)(3188) | 理科 | 503 | 82126 | 435 | 
| 溫州大學(xué)(3188) | 文科 | 539 | 12844 | 480 | |
| 重慶(本科) | 溫州大學(xué)(3328)((公辦)(辦學(xué)地點:溫州大學(xué))) | 歷史類 | 533 | 7049 | 415 | 
| 溫州大學(xué)(3328)((公辦)(辦學(xué)地點溫州大學(xué))) | 物理類 | 506 | 39596 | 411 | |
| 福建(本科) | 溫州大學(xué)(3207)(專業(yè)組999(溫州市)(公辦)) | 歷史類 | 557 | 5511 | 468 | 
| 溫州大學(xué)(3207)(專業(yè)組500(溫州市)(公辦)) | 物理類 | 542 | 29988 | 428 | |
| 溫州大學(xué)(3207)(專業(yè)組506(溫州市)(公辦)) | 物理類 | 542 | 29988 | 428 | |
| 溫州大學(xué)(3207)(專業(yè)組999(溫州市)(公辦)) | 物理類 | 553 | 25057 | 428 | |
| 甘肅(本一) | 溫州大學(xué)(1963)((溫州市)) | 理科 | 458 | 27025 | 442 | 
| 溫州大學(xué)(1963)((溫州市)) | 文科 | 511 | 3603 | 485 | |
| 廣西(本二) | 溫州大學(xué)(10351)((理92文28)(學(xué)校所在地浙江省溫州市。咨詢電話057786680800)) | 理科 | 473 | 47788 | 343 | 
| 溫州大學(xué)(10351)((理92文28)(學(xué)校所在地浙江省溫州市。咨詢電話0577-86680800)) | 文科 | 533 | 10591 | 421 | |
| 貴州(本二) | 溫州大學(xué)(2306)((浙江溫州)) | 理科 | 454 | 48268 | 360 | 
| 溫州大學(xué)(2306)((浙江溫州)) | 文科 | 551 | 9340 | 471 | |
| 河北(本科) | 溫州大學(xué)(1819)([公辦]) | 歷史類 | 567 | 7211 | 443 | 
| 溫州大學(xué)(1819)([公辦]) | 物理類 | 539 | 49949 | 430 | |
| 河南(本二) | 溫州大學(xué)(4050) | 理科 | 522 | 98888 | 405 | 
| 溫州大學(xué)(4050) | 文科 | 535 | 18792 | 445 | |
| 黑龍江(本二A) | 溫州大學(xué)(2557)((溫州市)) | 理科 | 442 | 33242 | 308 | 
| 溫州大學(xué)(2557)((溫州市)) | 文科 | 495 | 4356 | 365 | |
| 湖北(本科) | 溫州大學(xué)(H01301)(第01組(公辦)(浙江)) | 物理類 | 527 | 44144 | 409 | 
| 溫州大學(xué)(H01302)(第02組(公辦)(浙江)) | 物理類 | 527 | 44144 | 409 | |
| 湖南(本科) | 溫州大學(xué)(3319-002)(第2組) | 歷史類 | 546 | 8480 | 451 | 
| 溫州大學(xué)(3319-001)(第1組) | 歷史類 | 548 | 7993 | 451 | |
| 溫州大學(xué)(3319-005)(第5組(浙江溫州)) | 物理類 | 516 | 56974 | 414 | |
| 溫州大學(xué)(3319-004)(第4組(浙江溫州)) | 物理類 | 517 | 56113 | 414 | |
| 溫州大學(xué)(3319-003)(第3組(浙江溫州)) | 物理類 | 526 | 48833 | 414 | |
| 江西(本二) | 溫州大學(xué)(2360)((校址浙江省溫州市)) | 理科 | 516 | 46907 | 440 | 
| 溫州大學(xué)(2360)((校址浙江省溫州市)) | 文科 | 539 | 10628 | 472 | |
| 吉林(本二A) | 溫州大學(xué)(3310)((浙江省溫州市10351)) | 理科 | 480 | 21501 | 327 | 
| 溫州大學(xué)(3310)((浙江省溫州市10351)) | 文科 | 512 | 3639 | 364 | |
| 江蘇(本科) | 溫州大學(xué)(222801)(01專業(yè)組) | 歷史類 | 533 | 18539 | 471 | 
| 溫州大學(xué)(222802)(02專業(yè)組) | 物理類 | 537 | 68486 | 429 | |
| 內(nèi)蒙古(本二A) | 溫州大學(xué)(603) | 理科 | 400 | 37441 | 323 | 
| 溫州大學(xué)(603) | 文科 | 469 | 6503 | 366 | |
| 青海(本一) | 溫州大學(xué)(3246)((溫州市茶山高教園區(qū))) | 理科 | 396 | 8478 | 335 | 
| 溫州大學(xué)(3246)((溫州市茶山高教園區(qū))) | 文科 | 465 | 1616 | 409 | |
| 山東(1段) | 溫州大學(xué)(A351)((浙江公辦)) | 綜合類 | 543 | 69152 | 437 | 
| 山西(本二A) | 溫州大學(xué)(1637)((溫州)) | 理科 | 495 | 37639 | 417 | 
| 溫州大學(xué)(1637)((溫州)) | 文科 | 519 | 6440 | 450 | |
| 上海(本科) | 溫州大學(xué)(51801)((辦學(xué)點校本部)) | 綜合類 | 478 | 22368 | 400 | 
| 溫州大學(xué)(51802)((辦學(xué)點校本部)) | 綜合類 | 510 | 15437 | 400 | |
| 溫州大學(xué)(51803)((辦學(xué)點校本部)) | 綜合類 | 516 | 14159 | 400 | |
| 四川(本二) | 溫州大學(xué)(3329)((地址溫州茶山高教園區(qū))(認(rèn)同四川省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加分項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515 | 83025 | 426 | 
| 溫州大學(xué)(3329)((地址:溫州茶山高教園區(qū))(認(rèn)同四川省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加分項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文科 | 542 | 16982 | 466 | |
| 新疆(本二) | 溫州大學(xué)(1268)((浙江省溫州市)) | 理科 | 400 | 17656 | 290 | 
| 溫州大學(xué)(1268)((浙江省溫州市)) | 文科 | 446 | 3481 | 334 | |
| 云南(本二) | 溫州大學(xué)(3309)(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qū)茶山高教園區(qū)) | 理科 | 515 | 40213 | 430 | 
| 溫州大學(xué)(3309)(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qū)茶山高教園區(qū)) | 文科 | 585 | 9187 | 505 | 
附:溫州大學(xué)簡介
溫州大學(xué)是浙南閩北贛東區(qū)域唯一的綜合性大學(xué)、浙江省重點建設(shè)高校、博士學(xué)位授予單位,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素有“東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譽的溫州市。學(xué)校由溫州師范學(xué)院和原溫州大學(xué)于2004年合并組建而成,已有89年辦學(xué)歷史,國家最高科學(xué)技術(shù)獎獲得者谷超豪院士曾任校長。習(xí)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曾語重心長指出:“要高度重視教育和人才工作,特別要辦好溫州大學(xué)等高等院校”(摘自《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學(xué)校擁有一級學(xué)科博士學(xué)位授權(quán)點1個,一級學(xué)科碩士學(xué)位授權(quán)點18個、碩士專業(yè)學(xué)位授權(quán)點17個。建有溫州大學(xué)瑞安研究生院、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與國內(nèi)外24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gòu)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博士后。生態(tài)學(xué)為“省市共建”浙江省優(yōu)勢特色學(xué)科,化學(xué)、中國語言文學(xué)、電氣工程、法學(xué)、馬克思主義理論、應(yīng)用經(jīng)濟學(xué)、機械工程、生態(tài)學(xué)、土木工程等9個學(xué)科為浙江省一流學(xué)科,化學(xué)、材料科學(xué)、工程學(xué)、計算機科學(xué)4個學(xué)科進(jìn)入ESI全球前1%。
學(xué)校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lǐng),積極促進(jìn)文化建設(shè)全面繁榮。持續(xù)加強傳統(tǒng)文化宣傳和校史校情教育,建成合理有序的新媒體宣傳矩陣,連續(xù)3年獲“浙江省教育新媒體創(chuàng)新獎”。弘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設(shè)計者、校友曾聯(lián)松的愛國精神,創(chuàng)編歌劇《五星紅旗》,建成國內(nèi)高校首個國旗教育主題廣場,形成“國旗文化工程”等“三全育人”品牌。建成溫籍?dāng)?shù)學(xué)家長廊、蘇步青谷超豪紀(jì)念館,大力弘揚數(shù)學(xué)家文化。持續(xù)深化南戲、域外漢文獻(xiàn)、文學(xué)基本問題、溫州學(xué)等特色研究,《中國古代戲曲理論史通論》是第一部通論性的中國古代戲曲理論史論著,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