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10-08 17:54:19作者:佚名
日常活動、職業(yè)活動以及個人經(jīng)歷中,人們常常會接觸或引用警句,警句是我國文化歷史長河中豐富內(nèi)涵的生動展示。警句的樣式多種多樣,你曾經(jīng)見識過的警句都是什么樣的呢?接下來是小編搜集編排的孔子警句,期待能給大家?guī)韱l(fā)。

孔子名言1
1、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孔子 《論語》
有益的朋友有三種。和正直的人交朋友,和誠信的人交朋友,和知識淵博的人交朋友,這是非常有益的。 ——孔丘 《論語》
蘭花長在深山樹林之中,不會因為無人欣賞就不散發(fā)芬芳;君子修養(yǎng)自身品德,不會因為生活困頓就改變操守。
4、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 《論語》
5、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孔子 《論語》
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xué)習(xí),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遇事不再困惑,五十歲明白了自己人生的定數(shù),六十歲能聽進不同的意見,七十歲能隨心所欲卻又不超出規(guī)矩。
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享受它的人。
聰明人喜愛流水,仁厚的人喜愛高山;聰明人好動,仁厚的人沉靜;聰明人快樂,仁厚的人長壽。 ——孔子 《論語》
幾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當(dāng)作老師的人,選擇他們好的方面去學(xué)習(xí),看到他們不好的方面就對照自己加以改正。
孔子曾說:年輕人血氣尚未穩(wěn)定,要警惕情欲;壯年血氣旺盛,要警惕爭斗;年老血氣衰退,要警惕貪欲。 ——孔丘 《論語.季氏》
11、 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孔子 《論語》
聰明且勤奮學(xué)習(xí),不以向地位低的人請教為恥辱,因此人們稱他為文雅的人。這是孔子的《論語》中的話。
13、 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孔子 《論語》
遇到困惑時才去開導(dǎo),感到迷茫時才去啟發(fā),指出一個角落,卻不能由此推知其他角落,就不再繼續(xù)教他了。 ——孔子 《論語》
15、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孔子 《論語》
16、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孔子 《論語》
17、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論語》
常常溫習(xí)學(xué)過的知識,心中怎能不感到愉悅呢?有朋友從遠方來訪,心中怎能不感到高興呢?別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卻不心生怨怒,這難道不是有德行的人嗎?
19、 朝聞道,夕死可矣。 ——孔子 《論語》
2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丘 《論語·衛(wèi)靈公》
21、 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君子吃飯不要求飽足,居住不要求安逸。做事勤快,說話謹慎,主動接近有道德的人,修正自己的行為,這就可稱為好學(xué)了。
2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論語》
24、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 《論語》
25、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
26、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丘 《論語》
27、 與人交,推其長者,諱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
長輩的年齡,必須清楚了解。一方面感到高興,另一方面心存擔(dān)憂。
詩歌三百篇,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思想純正。 —— 孔子 《論語》
質(zhì)樸超過文采就會粗野,文采超過質(zhì)樸就會虛浮,文采和質(zhì)樸配合適當(dāng),這樣的人才能成為君子。
31、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 《論語》
3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 ——孔丘
33、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孔子 《論語·里仁》
吃簡單的飯菜,喝白水,彎曲手臂當(dāng)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之中了。用不正當(dāng)?shù)氖侄蔚脕淼母毁F,對我來說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樣。
35、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 《論語》
那腐朽的木頭,無法再雕刻了,那用垃圾堆砌的墻壁,也無法再粉刷了。對于我,還有什么可責(zé)備的呢?
37、 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孔子 《論語》
早先我對待他人論語經(jīng)典名句100句,只聽他說什么就相信他做什么。如今我對待他人,聽他說什么還要觀察他怎么做。
39、 獨學(xué)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孔丘
40、 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 《論語》
41、 知恥近乎勇。 ——孔子
42、 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 《論語》
43、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孔丘 《論語》
八佾樂舞在庭院中表演,讀書人尚且能夠忍受,還有什么不能忍受呢!
如今所謂的孝道,僅僅是指能夠贍養(yǎng)父母,就算是狗和馬,也都能得到飼養(yǎng),如果缺乏恭敬之心,又該如何區(qū)分呢?
學(xué)生在家中要孝順父母,在外面要尊敬兄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守信,要廣泛地愛護眾人并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如果做了這些還有余力,那么就應(yīng)該去學(xué)習(xí)文化知識。 ——孔子 《 論語 》
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種:和正直的人交朋友,和誠信的人交朋友,和見多識廣的人交朋友,這是有益的;和性情暴躁、慣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和過份優(yōu)柔寡斷或和顏悅色騙人的人交朋友,和心懷鬼胎、諂媚的人交朋友,這是有害的。 ——孔子 《論語》
君子的行為準(zhǔn)則有四點,首先在于力行道義,其次在于虛心聽取規(guī)勸,再次在于謹慎對待俸祿,最后在于小心修養(yǎng)自身。 ——孔丘
選拔正直的人安置在邪惡的人之上,民眾就會信服;選拔邪惡的人安置在正直的人之上,民眾就不會信服。
50、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孔子 《論語》
51、 與朋友交,嚴而有信。 ——孔丘
有德行的人思慮道義,無德行的人思慮鄉(xiāng)土。有德行的人思慮法度,無德行的人思慮恩惠。
德行不去修養(yǎng),學(xué)問不去研習(xí),聽到正義的道理不能遵循,自身缺點不能修正,這些都是我所擔(dān)憂的。
54、 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怨矣。 ——孔丘 《論語》
55、 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孔子
56、 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 ——孔丘
小人聚在一起沒有真誠信實,君子相處卻能保持意見分歧
58、 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丘
59、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孔子
不用擔(dān)心沒有職位,要擔(dān)心沒有立足的根本。不擔(dān)心沒有人了解自己,應(yīng)該追求做值得了解的事情。
施行政治憑靠德行,就像北極星那樣,固定在中心位置,其他星辰都圍繞著它。
懂得該說什么卻不把它說出來,會失去朋友;不明白該說什么卻偏要開口,會浪費言語。
與其參與其中,不如保持距離,何必如此極端呢,人們洗凈自身前來,欣賞他們潔凈的樣子,卻不堅守他們原本的操守。
一個沒有仁愛之心的人,禮儀對他有什么用呢,一個沒有仁愛之心的人,音樂對他有什么用呢。
65、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孔子
默默記住,學(xué)習(xí)從不滿足,教導(dǎo)他人不知疲倦,我有什么可自夸的呢!
67、 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孔子
財富與地位,是人們都盼望的,但若不是通過正當(dāng)途徑獲得,就不接受。貧窮與卑微,是人們都厭惡的,但若不是通過正當(dāng)途徑遭遇,就不擺脫。君子若背離仁德,怎能成就名聲?君子不會在吃一頓飯的功夫違背仁德,匆忙時必定遵循它,身處困境時也必定堅守它。
才能超越常人的人,可以跟他談?wù)摳呱畹牡览恚拍芷接沟娜耍豢梢愿務(wù)摳呱畹牡览怼?/p>
一個人不講信用,不知道他還能做什么。大車沒有車轅下的橫木,小車沒有車軸兩端的墊木,它怎么能跑起來呢!
71、 過而不改,是謂過也。 ——孔子
老人健在時,要考察他的志向,在他去世后,要觀察他的行為,如果連續(xù)三年能堅持遵循父親的原則,就可以稱得上是孝順了。
從不犯同樣的過錯,已經(jīng)犯的過失不再重復(fù)。
太令人敬佩了顏回啊!只有一竹筐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里,別人都受不了這種愁苦,顏回卻依然快樂。他的賢德,就在于此!
禮制的核心在于尋求和諧,這是最可貴的價值。古代帝王的治國理念中,這一點最為突出。無論事務(wù)大小,都應(yīng)遵循這一原則,但有些情況是無法這樣處理的。懂得和諧的重要性卻刻意追求和諧,如果不借助禮制的規(guī)范來約束,這種做法也是不恰當(dāng)?shù)摹?——孔子 《論語》
真是宏大的問題啊,禮儀,與其追求排場,不如保持節(jié)儉,與其貪圖便利,不如心懷敬畏。 ——孔子 《論語》
教導(dǎo)你,明白嗎!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這才是真正的明白。
廣泛聽聞才能存疑,謹慎表達其余內(nèi)容,就能減少過失。多加觀察才能防患于未然,小心實踐其余環(huán)節(jié),就能避免后悔。言語少過失,行為無后悔,福祿就在這之中了。
行孝實屬不易。遇事之時,年輕人理應(yīng)承擔(dān)工作,有宴席之時,年長者可享用佳肴,難道這就算是行孝了嗎?
80、 民無信不立。 ——孔丘
地位高卻不謙遜,行禮時缺乏恭敬,面對死亡沒有悲傷之情。我怎能從中看出他的德行呢!
學(xué)習(xí)之后才能明白自己的欠缺,教導(dǎo)之后才能體會教學(xué)的難點。明白自己的欠缺,然后才能進行自我反思;體會教學(xué)的難點,然后才能努力提升自己。 ——孔 子
誠信接近道義,言語就能兌現(xiàn)。恭敬接近禮節(jié),就能遠離恥辱。保持親族關(guān)系不失和,也是值得效仿的。
有德行的人若無莊重之氣則威嚴不足,求學(xué)若不專心則難以穩(wěn)固。應(yīng)當(dāng)以忠誠守信為準(zhǔn)則,不結(jié)交任何不如自己的人,有了過錯就不害怕改正。 ——孔子 《論 語》
85、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無也。 ——孔子 《論語》
86、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 《論語》
和他人同行總能學(xué)到東西;選擇好的方面去學(xué)習(xí),對于不好的方面要加以改正。 ——孔丘
治理擁有眾多兵車的國家,要重視政務(wù)并且恪守信用,節(jié)省開支并且關(guān)懷民眾,役使百姓要順應(yīng)農(nóng)時。
89、 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孔子 《論語》
不施恩惠的人,難以長久忍受貧困,也無法長久享受安樂。仁愛之人安于仁德,智慧之人懂得仁德的好處。——孔子 《論語》
持守愚鈍之心,恩澤遍及天下;秉持謙讓之德,勇武名揚世間;堅守膽怯之態(tài),財富遍布四海。
審視其行為動機,考察其行動途徑,體察其內(nèi)心所求,人又怎能隱藏呢,人又怎能隱藏呢!
93、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孔子 《論語衛(wèi)靈公》
94、 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孔丘
人的本性,以德行為尊崇。人的行為,沒有比孝道更重要的了。
有志于追求真理的人,如果只在意衣著粗劣和飲食簡單,那就不值得與他談?wù)摰懒x。
97、 學(xué)而不已,闔棺乃止。 ——孔子
君子對待父母孝順論語經(jīng)典名句100句,因此忠誠可以遷移到君主身上,對待兄長恭敬,因此順從可以遷移到長輩身上,管理家庭有序,因此治理可以遷移到官職上,因此德行在內(nèi)心形成,名聲可以在后世建立。
我和顏回整天交談,他從不頂嘴顯得很笨拙,我退下后反省他的私下言行,發(fā)現(xiàn)他其實很有才華。顏回并不傻。
禽獸不能共處一處,我若不是這世間人的同類,又能和誰為伍呢?天下如果太平清明,我也就不會去改變它了。
孔子名言2
1、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談及此事,怎能不加以闡述呢!深入探究最為可貴。只是闡述卻不深入探究,聽后卻不加以修正,對此我實在無計可施了。
3、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4、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5、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6、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7、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9、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10、放于利而行,多怨。
11、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我每天都要自我檢查反省:替別人辦事有沒有盡心盡力,和朋友們交往有沒有言而有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有沒有時常溫習(xí)。
13、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14、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15、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1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17、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怨矣。
18、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
19、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20、過,則匆憚改。
追求財富和地位,是每個人心之所向;但若非正當(dāng)途徑獲得,即使擁有也不會安心。厭惡貧窮和卑微,是每個人情之所惡;但若非違背原則擺脫,即使擺脫了也不會真正高興。
2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23、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子對子產(chǎn)說,君子有四種行為方式:他自身行為莊重,對待上級恭敬,養(yǎng)育百姓仁愛,役使民眾合宜。
幾個人一同行走,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選擇他好的方面去學(xué)習(xí),選擇他不好的方面來改正自己。
孔子名言3
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2、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3、不遷怒,不二過。
4、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多么有德行啊,顏回這個人!只有一竹筐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別人都受不了這種愁苦,顏回卻不改變他喜愛學(xué)習(xí)的樂趣。多么有德行啊,顏回這個人!
6、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
讀書人必須心胸開闊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重任,前路漫長。以施行仁德作為自己的使命,這難道不是分量很重嗎?直到生命終結(jié)才考慮自身,這難道不是路途遙遠嗎!
8、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9、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10、不學(xué)禮,無以立。
11、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君子嚴肅認真不出現(xiàn)差錯,對待他人恭敬并且合乎禮儀,天下所有人都像兄弟一樣,說話忠實守信,做事切實嚴肅,即使到偏遠蠻荒的國家,也可以順利通行。說話不忠實守信,做事不切實嚴肅,即使是近在咫尺的鄉(xiāng)里,又怎么能行得通呢!
1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4、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5、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16、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8、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有錢財并且可以求得時,即便是做趕車的,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它不能求得,就依照自己的喜好去做。
2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1、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孔子名言4
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
3、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4、圣則吾不能,我學(xué)不厭而教不倦也。
5、學(xué)如不及,猶恐失之。
6、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7、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8、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9、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10、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11、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3、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14、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15、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16、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
17、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8、日知其所亡起步網(wǎng)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xué)也矣。
19、不學(xué)詩,無以言。
20、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21、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22、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
23、有教無類。
24、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孔子名言5
1、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常常溫習(xí)學(xué)過的知識,不也很令人欣喜嗎?有朋友從遠方來訪,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自己,卻不心生怨恨,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嗎?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p>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7、道不同,不相為謀。
8、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9、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10、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