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10-14 15:07:02作者:佚名

圖源:網絡截圖
最近山東菏澤有位家長上傳視頻,說查詢孩子成績得用學校推薦的“七天學堂”軟件,但必須先交錢辦會員,每月固定收38塊錢,如果一次性交25年就要3000塊,這件事讓很多人議論紛紛。
接著,安徽七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作出聲明,4月28日,該公司注意到某個網絡平臺散布的虛假信息七天網絡查詢成績入口,視頻上傳者聲稱公司運營的“七天學堂”軟件“查看子女分數需支付38元”等內容,并非實際情況,欺騙了社會大眾。公司將對相關違法分子采取法律行動。該公司還說明,“七天學堂軟件”具備基礎服務和付費增值兩個部分。基本操作涵蓋了成績檢視、題目得分細看、答題紙瀏覽、答題紙獲取等環(huán)節(jié),所有注冊者都能無償享受基礎操作;增值服務則需用戶根據個人情況自行選擇購買。
根據外界對此事的反應,眾多使用該軟件的家長紛紛表態(tài),僅查詢成績是免費的,不過其余部分功能或許需要收費。涉及付費的內容,比如查看學生名次等。同時,也有學生指出,使用該軟件查詢分數時,必須觀看將近兩三分鐘的商業(yè)廣告。因此,即便“查看我孩子分數需付38元”這類說法純屬虛假,那些帶有強烈商業(yè)色彩的教育類應用,公然進入學校內部,它們是否真正符合規(guī)定,值得嚴重質疑。
2018年,教育部便公布了《關于禁止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公告》。明確要求,一旦發(fā)現含有淫穢色情、暴力游戲、商業(yè)宣傳等材料及網址,或借助抄襲作業(yè)、題海戰(zhàn)術、公布分數順序等應試教育方式加重學生學業(yè)壓力的軟件,需立刻停止使用,解除相關服務,卸載該軟件,停止關注相關微信賬號,務必防止有害軟件危害校園環(huán)境。
2019年,教育部聯合另外七個部門發(fā)布了相關指導文件,對教育類移動應用的發(fā)展提出了規(guī)范要求,其中明確指出,那些被當作教學或管理工具并強制推廣的應用,不能向學生和家長收費,也不得夾帶商業(yè)廣告或游戲內容,同時推薦使用的應用必須基于用戶自愿選擇,不能將其與教學管理活動強制關聯,更不能將其與學分、考試成績以及榮譽評定等事項掛鉤。涉及招生錄取、考試報名、成績查詢等關鍵職能的教育類手機軟件,通常應由教育主管部門及學校自主負責運營和維護。
安徽七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應該說明:即便“七天學堂”軟件查詢分數無需費用,這項服務是否違反了“教育類手機軟件需與學分、成績及評優(yōu)相聯系”的條款?所謂的訂閱服務,具體包含哪些內容?這些服務七天網絡查詢成績入口,是否會讓學生和監(jiān)護人繳納費用?若存在繳費行為,那么是否就不符合“教育類手機軟件,不得向學生和家長收取任何開銷”的準則?該APP到底有沒有植入商業(yè)廣告的行為,也需要說個清楚。
當地教育局和學校請說明:所謂“七天學堂”軟件能否進入校園,是否履行了必要程序?該軟件實際由誰負責管理?若為公司負責,是否違反規(guī)定?學生及家長使用該軟件,是自主選擇還是被迫接受?該軟件怎樣取得學生學業(yè)表現等資料?教育機構或主管部門能否將相關數據提供給商業(yè)實體?這其中是否存在不正當的利益關聯?這件事情是否符合教育部門的相關規(guī)范?“七天學堂”這個應用程序是否屬于有害軟件?
核實分數有無費用,并非核心問題貝語網校,關鍵在于“七天學堂”軟件的運作是否合乎法規(guī),是否損害了學生及家長的正當權利,這一行為已對教育環(huán)境造成沖擊。“查分收費”的傳聞被澄清后,社會各界對此的合理質疑,無論是相關企業(yè)還是教育機構,都不可忽視也逃避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