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11-03 11:55:43作者:佚名

世中為人,讓一步,此乃高妙之舉,退一步乃是進步之根本依據(jù),與人相處,寬一分,這是福氣所在,利于他人實則是有利于自身的根基所在。
處事時,給別人留一步,這是明智的做法,留一步相當于為進一步預留了空間。對他人寬厚些,是給自己積福,善待他人,其實是為獲得他人善待打下了基礎。
一種感悟是,那些肯做出讓步的人,那些有著寬厚特質的人,別人對此類人會更傾向于接受。別人對待這類人,會更愿意與之相處。別人與這類人之間,會更愿意展開合作,而這,實際上就是機會逆境中激勵自己的名句,實際上就是資源。

身處逆境的時候,周圍都是如針砭般的勸誡、如藥石般的良言,砥礪節(jié)操、磨練品行卻渾然不覺,處于順境的時候,眼前全是像兵刃一樣的隱患、似戈矛一樣的危機,消耗精力、腐蝕身心卻毫無所知。
身處于不順利之環(huán)境,恰似周身皆扎針、敷藥,于不知不覺間磨練意志、培養(yǎng)高尚品行。身處于優(yōu)越之環(huán)境,仿若被各類兵器所圍,不知不覺便被掏空身體、消磨意志。
感悟:其一逆境中激勵自己的名句,動心忍性,進而增益其所不能。其二,溫水煮青蛙留學之路,欲使其滅亡,會先使其放縱,而后使其膨脹。


經(jīng)常在耳朵里聽聞的是不順耳的話語,常常在心里存在的是不如意的事情,這才是用來修煉提升品德行為的磨刀石,要是每句話聽起來都很順耳,每件事做起來都很順心,那就如同把這一生埋在了毒酒之中了。
耳中時常聽聞那些不中聽的話語,心中常常存有一些不如意之事,這些皆是對敦品勵德、有益身心而言的磨刀石 。反之,倘若聽到的每一句話都能悅耳動聽,每一件事都可稱心如意,那就等同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于毒藥之中了 。
領悟到,逆境具備珍貴之處,原因在于,心性的堅韌必然是經(jīng)由磨礪而產生的,并且,它能使人做到清醒以及謹慎。而境遇太過順遂存在可怕之處,緣由是,其容易致使人們出現(xiàn)膨脹、放縱以及喪失斗志的情況。

蓋世功勞,當不得一個衿字,彌天罪過,當不得一個悔字
哪怕有著蓋世的功勞,要是因為這個就傲嬌自滿起來,那就肯定會摔跟頭。哪怕犯了彌天大罪,只要能夠悔過自新,依舊能夠重新做人。
有所感悟,驕傲的人常常表現(xiàn)出盛氣凌人的姿態(tài),行為傲慢跋扈,如此這般aturally容易招來他人的厭棄。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存在著這種經(jīng)驗,一個人越是優(yōu)秀,他身上存在的缺陷越是容易引人注意,讓人覺得討厭。與之相反的情況是,浪子倘若回頭那可是非常珍貴的 。


念頭剛產生的時候,才察覺到正朝著欲望的道路前行,于是就趕緊拉回到原則道理的路徑上來,剛一察覺,察覺之后便行動,這是把災禍轉化為福氣、使死而復生的關鍵節(jié)點,千萬不要輕易放過。
在邪念剛冒頭之際,便察覺到這是邁向貪欲的歪道,應即刻摒棄此種念頭,回轉至正確路徑。壞想法一出現(xiàn)便馬上警醒,而后實施挽救舉措,這可是轉禍為福、起死回生的 crucial 時刻,絕不可疏忽與放任。
感悟,這是佛家“觀照”的方法,經(jīng)中說,念頭生起就要覺察,覺察到了就不要跟隨。人常常被自己的妄念推著前行,緣由是自己不知道,沒有察覺到這種妄念的束縛。一旦察覺到了,就能擺脫。

宋儒汪革曾講這么一句話,人就得咬菜根,然后呢百事可成,其意思是說,一個人只要能夠堅強地去適應那種清貧生活,不管做啥事情,都會有所成就,而這句話,明代思想家、學者、道士洪應明對此深以為然 。洪應明早年熱衷于仕途功名,晚年歸隱山林,然后洗心禮佛,之后收集編著了一部分論述修養(yǎng)、人生、處世的語錄世集,也就是《菜根譚》,這本書秉承道家文化,以道作為底本,糅和了儒家中庸之道,道教無為思想,釋家出世思想,結合自身的體驗,形成了一套出世入世的法則 。
來源:微信公眾號“唐詩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