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10-25 10:36:44作者:佚名
中國青年報相關報道:
42.5%受訪者認為取消本科三批會淡化學校歧視
百分之五十三點零的受訪者提出建議,要平衡對高校的投入,百分之五十一點百分之的受訪者懷有希望,地方能夠提早發(fā)布改革信息。

視覺中國供圖
教育部日前披露,高校招生錄取批次改革取得積極成效,截至2016年,已有廣東、河北、湖北等15個省份取消了本科三批,2014年9月,國務院發(fā)布,《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創(chuàng)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從2015年起在有條件的省份開展錄取批次改革試點。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ǎng)對2001人進行了一項調查,該調查顯示,42.5%的受訪者認為取消本科三批,對淡化學校歧視作用較大,50.3%的受訪者期待高校招生錄取批次全面取消,對于取消本科三批的配套和后續(xù)措施,53.0%的受訪者建議平衡對高校的投入機制,51.4%的受訪者希望地方提早發(fā)布改革信息,給考生心理準備。
64.0%受訪者認為知名度是考生選學校的最重要參考因素
2016年河北省高考首次取消本科三批,石家莊市民樊燕(化名)女兒明年將參加高考,她對取消本科三批新聞格外關注,樊燕表示以女兒目前成績按往年能上二本,現(xiàn)二三本合并,將來填志愿會多費勁些,她對取消本科三批有些糾結,一方面選擇變多對原分數(shù)在二三本間學生是好事,另一方面進入社會很多用人單位看學歷和學校 。當下高中學生群體所學內容很艱澀,學習過程極艱難,競爭層面特別劇烈,原本相互之間已形成了差距,然而如今那種差距可能性消失變得沒有了,衡量水準高低此情形如何去彰顯呢?”
受訪者中,28.4%的人所在省份已經(jīng)取消本科三批。
2014年全國兩會之際,人大代表陳麗芬曾提議國家取消三本批次,把該部分計劃歸入職業(yè)教育,用以緩解大學生就業(yè)難且普工、技工嚴重短缺的狀況。全國政協(xié)委員朱玉華亦曾表明,高考招生“一本、二本、三本”的劃分,事實上致使民辦高校只能頂著“三本”的頭銜,在招生里很難獲取優(yōu)質生源,提議取消這種劃分,讓高校公平地發(fā)展。
樊燕向記者講,在她身旁大部分家長心里,一本、二本、三本絕不僅僅是錄取批次所具區(qū)別那般簡易,達成某一分數(shù)線常常被視作孩子能力的展現(xiàn)。“要是能夠上本科,多數(shù)家長是不會願意讓孩子去上專科的,要是能上二本,家長必定也不會願意讓孩子報考三本”。
調查期間,有45.7%的受訪者發(fā)覺,那些原本于二本和三本之間猶豫不決的學生,相較于較為不錯的三本院校,寧可去選擇相對較差的二本院校 。
各地取消本科三批,這對于淡化學校歧視的作用大嗎,調查顯示,在其中,42.5%的受訪者覺得作用大,而回答非常大的占8.8%,回答比較大的占33.7%,36.0%的受訪者認為作用一般,12.2%的受訪者認為作用小,9.3%中,受訪者回答不好說。
劉洋(化名)全國三本大學排名,在山東青島某高校任教貝語網(wǎng)校,對記者說,“取消三本一定程度上還是淡化了這種歧視的”,山東自2011年起就將本科二三批次合并,當時很多原本分數(shù)在二三本之間的學生及家長都為此高興,“學生選擇面更寬了”,而且,“以前三本被視為‘末流’,以后說出去都是二本,考生和家長會覺得有面子一些” 。
不過,他與此同時表示,人們名校情結仍舊存在 ,“事實上,學校歧視更多的還是在重點與非重點之間出現(xiàn) ,清華、北大、985、211已然淪為標簽 ,某些學生將會更樂于奮力考取這些帶有標簽的學校 ,覺得如此才可以跟‘普通人’分辨開來 ,凸顯出自己的水準” 。
考生選學校時,一般會參考哪些層面的因素呢?經(jīng)一番調查顯示,占據(jù)首位的乃是知名度,其比例為64.0% ,而排在相對較為關鍵維度的有強勢專業(yè),比例是48.9% ,所在地區(qū),比例為46.2% ,分數(shù)線,比例在42.1% 。除此之外的其他因素涵蓋了就業(yè)率,比例為38.8% 。排行榜,比例為38.1% 。師資力量,比例是37.0% 。學術水平,比例達31.3% 。校園環(huán)境,比例為22.3% 。財政支持力度,比例為8.9% 等等。
樊燕講,眾多學生以及家長在高考之前對于高校了解欠缺,學生在念書的時候僅將幾所名校當作理想的所在,等到填報志愿之際,錄取批次先后,分數(shù)線高低便被看成是學校質量的排名,而該排名代表著教育水平、政府投入力度還有就業(yè)這類情況。
53.0%受訪者建議平衡對高校的投入機制
中科院院士楊福家曾表明,反對將大學劃分成一本二本三本,認為把學生區(qū)分層次是不合適的,學生間的差異在于能否發(fā)覺自身的“火種”,依順《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高校招生錄取批次會逐漸被取締,當下,上海高考已合并了一本二本錄取,山東省高考在明年也會達成一本二本合并。
有著調查表示,有百分之五十點三的受訪者,對高校招生錄取批次全面取消這件事是有所期待的,而有百分之十九點一的受訪者,對此并不期待,另外還有百分之三十點六的受訪者,給出的回答是不好說。
劉洋持有一種觀點,這種觀點認為,本科錄取批次是應當被取消的,本科錄取與專科錄取同樣是應當逐步予以取消的,高校所背負的其他那些不公平的標簽也都是應當被取消的,如此這般,學生才能夠依據(jù)實際情形去挑選適合自身的學校,進而其未來才能夠擁有更為良好的發(fā)展 。
樊燕有所擔心,取消錄取批次之后,選學校這件事變得愈發(fā)困難起來。名校固然是好的,可是大多數(shù)學生將會進入普通學校,學校數(shù)量如此之多,教育水平究竟該如何去看待呢?要是有學校一味依靠宣傳來吹噓出名氣,那么學生還有可能會因此被蒙蔽。樊燕說道,她期望能夠有一些具備權威性質的高校介紹以及評價,以此來幫助考生以及家長填報志愿。
調查中,對于取消本科錄取批次的配套措施,53.0%的受訪者建議平衡對高校的投入機制,51.4%的受訪者希望地方提早發(fā)布改革信息,給考生心理準備全國三本大學排名,49.6%的受訪者認為應該建立對高校的科學評價體系,45.2%的受訪者認為應該減少高校身上不必要的標簽,42.6%的受訪者希望學校為學生提供志愿填報指導,36.7%的受訪者建議教育部門加強對高校簡介的審核,24.9%的受訪者呼吁改變社會對民辦高校的偏見。
當前,進行高考錄取批次合并的省份,已經(jīng)推出一些配套舉措,涵蓋增加平行志愿數(shù)量、重新開展測算以及劃定分數(shù)線等方面。就像廣東省,適度增添了平行志愿院校志愿數(shù)量,把第一志愿組的5個院校志愿數(shù)量,增至7個院校志愿數(shù)量,還把第二志愿組的3個院校志愿數(shù)量,增加到4個院校志愿數(shù)量。
被劉洋認定,在三本被取消之后,人們觀念的轉變所需時間還得是一些。“以后學生以及家長會以更科學之態(tài)去看待高校,進行更多參考專業(yè)之事、學術水平之事、就業(yè)之事等因素”。
在那些接受訪查的人員里,有百分之九點一的個體屬于高中生,而百分之三十六點零的部分則是高中生的家人們。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周易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16年10月01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