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8-18 15:59:23作者:佚名
原創(chuàng) 時尚先生 時尚先生

一個專門“吐槽”音樂大師的專欄,
帶你發(fā)現(xiàn)古典音樂的另一面。
一期一個大師故事,
為你送上小白也能懂的有趣干貨。
世界殿堂級鋼琴家、音樂教育家趙胤胤
攜手時尚先生推出“胤悅專欄吐槽音樂家”,
一期一會,帶你走近音樂大師的世界。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一位被很多人視為偶像的音樂家,那就是——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
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
提及肖邦,許多出生于八零和九零年代的人或許會馬上聯(lián)想到他的“知名后輩”周杰倫。
他給自己的唱片取名為《十一月之肖邦》,又讓支持者們都能學會唱“為你演奏肖邦的夜曲,悼念我逝去的戀情”~

此外,以“浪漫主義鋼琴詩人”著稱的肖邦作品,也頻繁出現(xiàn)在各種電影和電視劇里,被廣泛運用
比如《鋼琴家》中斯皮爾曼彈奏的《第一敘事曲》;
《綠皮書》里 Don Shirley演奏的《冬風練習曲》;

當然包括《不能說的秘密》里chopin是什么意思,葉湘?zhèn)惻c宇豪學長較琴時,所演奏的《黑鍵練習曲》以及《升 c 小調(diào)圓舞曲》。


可能因為迷弟迷妹太多,關于肖邦的影視劇也特別多。
諸如《一曲難忘》、《春光奏鳴曲》、《愛的渴望》這些作品,可以滿足你對肖邦的各種想象~



至于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為肖邦打 call,我們這就來看看~
一、音樂界的又一個“奇葩”

有點擰巴的「奇葩」音樂家。
肖邦是波蘭鄉(xiāng)村的子弟,跟許多音樂奇才相似,年紀輕輕就顯露出卓越的音樂才能。
六歲開始接觸鋼琴,七歲便完成了人生中的首部樂曲創(chuàng)作,到了八歲初次公開表演時迅速獲得了廣泛關注,在波蘭首都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十二歲時,肖邦無法繼續(xù)學習鋼琴,由于他身邊已無合格教師指導……
在巴黎期間,獲得更多平臺施展個人能力,同時結識了不少杰出人才。
門德爾松、柏遼茲、李斯特,還有作家巴爾扎克、雨果,這些人都是他的朋友。

不過呢,肖邦在那時,其實是個不太被看得起的音樂家。
那個時期的浪漫主義音樂家個個都是多面手,精通好幾種樂器,擅長創(chuàng)作結構精妙的樂章,就連被譽為「鋼琴之王」的李斯特,也創(chuàng)作了數(shù)量可觀的管弦樂作品,以及交響詩。
但肖邦的管弦作品是——零。

只有兩個協(xié)奏曲有管弦的部分,但也是出了名的爛……
僅有的非鋼琴獨奏曲目,僅有一部大提琴與鋼琴的奏鳴曲,不過,關于這件作品的大提琴聲部,據(jù)稱是由他人代筆完成的……

肖邦的身體很差,身材也很單薄,天生病懨懨的。
因此無法舉辦規(guī)模宏大的音樂演出,只能組織小型聚會,通常在私人住宅中進行,參與者人數(shù)大約在三十到五十之間。
據(jù)統(tǒng)計,肖邦一生中在公開場合演奏的次數(shù),其實都不到30次。

一八八七年,肖邦在拉齊維烏公爵府邸的廳堂里,彈奏了鋼琴曲,為眾人獻藝
因此,能夠欣賞肖邦現(xiàn)場表演的人極其稀少,這也就決定了他在那個時代難以成為大眾的寵兒。
也不能像李斯特這種大腕兒靠巡演賣票掙錢。
不表演,主要的經(jīng)濟來源就是教授他人彈奏鋼琴,但肖邦對于金錢還有點別扭。
授課結束后,他仍覺得難以啟齒去收取費用chopin是什么意思,言傳中,當學子們將酬勞遞上時,他總會刻意避開目光。
“我沒看見,就是沒收錢~”

二、戀愛事業(yè)兩不誤

談戀愛是為了搞創(chuàng)作:不浪費每一次傷心~
肖邦雖然一生未婚,卻把自己的感情經(jīng)歷實實在在放在了作品里。
呃……怎么有點想到泰勒·斯威夫特……

不管怎樣,身為一個情感豐富的雙魚座留學之路,肖邦許多作品的構思確實源于情感經(jīng)歷。
二十五歲時,他傾心于長輩的閨女瑪利亞,奈何自身狀況不佳,成婚之事屢屢擱置,最終無疾而終。
不過雖然婚沒結成,肖邦卻因此寫出了著名的《離別圓舞曲》。

《一曲難忘》中的肖邦
若說交往情侶對藝術創(chuàng)作有益處,那么肖邦的這段新戀情就更加價值非凡了。
喬治·桑是位法國女作家,她比肖邦年長六歲,思想相當前衛(wèi),習慣穿著男性服飾,喜歡點燃雪茄,時常騎馬,而且她說話時經(jīng)常會用到粗俗的詞匯。

《一曲難忘》中的喬治·桑
在她的映襯下,安靜、憂郁又消瘦的肖邦反倒更像女生。
因此那個組合在當時被戲稱為一位名叫“肖邦”的女士和一位姓“喬治·桑”的男士。

《春光奏鳴曲中》的肖邦和喬治·桑
這段關系持續(xù)了九年,正值肖邦藝術成就的鼎盛階段,期間誕生了諸如《升 c 小調(diào)圓舞曲》之類的經(jīng)典作品。
他們最終沒能繼續(xù)在一起,然而喬治·桑在肖邦心目中始終占據(jù)著無可替代的位置。
據(jù)說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還表示:“真想再見她一面”。
三、濃烈的愛國情懷

永遠屬于波蘭的鋼琴詩人。
除了愛情,肖邦創(chuàng)作的另一個靈感就是對國家的熱愛。
肖邦是一位波蘭人,他的早期作品就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在七歲那年,他譜寫的第一首樂曲便是《波蘭舞曲》。

年紀輕輕便創(chuàng)作出《e 小調(diào)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又譜寫出《f 小調(diào)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因此一度被稱作“波蘭莫扎特”~

他創(chuàng)作了二十余首波洛涅茲,例如《A 大調(diào)軍隊波洛涅茲》、《降 A 大調(diào)英雄波洛涅茲》。
插播一個小科普:波洛涅茲是一種源于波蘭的音樂體裁。
前面說過,肖邦只會彈鋼琴,但他的鋼琴作品還是很有價值的。
他畢生為鋼琴譜寫了五十九首瑪祖卡,二十七首練習曲,二十七首序曲,二十一首夜曲,以及二十首華爾茲。
有人認為,得益于肖邦,鋼琴得以脫離交響樂的束縛,轉化為一款能夠抒發(fā)情感的樂器~

《肖邦:愛的渴望》
然而,肖邦的彈奏水平時常起伏不定,他熱衷于自由創(chuàng)作,同一首樂曲每次演繹都各不相同。
所以,彈肖邦會有很多種彈法,非常好玩~

肖邦在音樂作品中抒發(fā)了思鄉(xiāng)之情,1830年他離開華沙前往西歐,同時隨身攜帶了一小撮故鄉(xiāng)的泥土,此后一直將其帶在身邊。
肖邦在39歲時因病離世,他的遺體連同安葬的土壤,一同被安放在巴黎的佩雷拉切士公墓之中。

另外,肖邦的遺囑中要求把自己的心臟送回波蘭。
如今他的心臟依然被安放在華沙圣十字大教堂的立柱內(nèi)。


內(nèi)容:趙胤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