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27 20:10:07作者:佚名

二零二零年,有一個非常特殊的春節(jié),隨之而來的是一段不平凡的假期,等到病毒逐漸消退,漫長的假期終于畫上句點,七月的熱烈季節(jié)到來了,濟寧醫(yī)學院二零一六級臨床本科的四十九名醫(yī)學學子,將在我校開始全新的學習階段——進行臨床實踐。
浩瀚醫(yī)學學無止境
一起加油!

同學們在漫長假期里得到休養(yǎng),對于即將開始的實踐工作感到很有把握,同時也向往著,渴望了解那不為人知的實踐過程。7月13日,在入科儀式上,負責教學的曹勇院長代表醫(yī)院對同學們表示了歡迎,曹院長誠懇地表示,同學們進入醫(yī)院就如同回到自己的家,在科室里要專心致志地向老師們學習,醫(yī)學學習的道路沒有盡頭,希望大家利用實習機會,為日后的行醫(yī)之路奠定堅實的基礎。
時光飛逝濟寧醫(yī)學院怎么樣,同學們抵達醫(yī)院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他們當下的實習狀況如何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番!
恩師教誨感動常伴
2016級實習學生 張?zhí)煊?/p>

普外科二病區(qū)王樂增老師在指導學生張?zhí)煊钊绾未蚪Y
7月13日,我?guī)е扰d奮又不安的情緒抵達了普外科二病區(qū),在王樂增老師以及各位同事的關懷和幫助下,我迅速地適應了團隊環(huán)境。初次涉足醫(yī)療領域,面對各項事務感到生疏,王老師傾心指導,不厭其煩地演示敷料更換、病情詢問、病歷記錄及病程記載的正確方法,王老師與諸位師長熱忱引領我參與手術,使我得以在實踐操作中更深刻地掌握諸多要領。王老師不僅對實踐技能有嚴格要求,也非常強調理論基礎的鞏固,他每天會設置三個疑問點起步網校,要求我進行歸納和記錄濟寧醫(yī)學院怎么樣,務必吃透,在學術交流時,他還會補充很多教材之外的內容,并提醒我定期梳理。
在王老師以及科室各位教師的悉心指導下,我收獲頗豐,不僅掌握了實踐層面的技能,也領悟了如何妥善應對病患互動,并且懂得了與同僚協(xié)作、互助的重要性。從最初笨拙的更換敷料過程到現(xiàn)在流暢的操作,從起初面對病人咨詢時的茫然到現(xiàn)在能夠應對自如,從剛開始協(xié)助手術時的手足無措到現(xiàn)在掌握要領,這一切都得益于王老師的耐心指導,再次向王老師致以誠摯的謝意,“老師,感謝您的付出!您真的很不容易!”
任重道遠更需策馬揚鞭
2016級實習學生 宋帛遙

實習同學何晨(左)、宋帛遙(中)、孫昌杰(右)
七月份中段,我收到了第一份“入科函”,由此踏上了嶄新且充滿未知的實踐歷程。這份函件標志著我從書本知識邁向臨床實踐的起點。在曹懷敏主任的帶領下,我抵達了科室,耳邊不時傳來鍵盤敲擊的聲響,映照著老師們忙碌的身影。提及內分泌·風濕免疫科,人們或許會聯(lián)想到內分泌“紊亂”,以為其主要任務是調整激素水平,但實際上這里蘊含著極為深厚的專業(yè)知識。
這個科室堪稱“糖友聚集地”,多數(shù)人都有糖尿病病史。實習首日清晨查房時,崔媛媛老師便系統(tǒng)梳理了糖尿病知識要點,諸如“糖尿病的確診標準有哪些”、“1型與2型糖尿病的區(qū)分關鍵”、“糖尿病腎病分期具體如何劃分”……密集提問令我應接不暇,那些原本自認掌握牢固的要點,到了嘴邊卻變得語無倫次。崔老師提問之后,會系統(tǒng)地向我們闡釋清楚,讓我們課后再去書中核對確切內容,并牢牢記住。漸漸地,我適應了這種流程,發(fā)現(xiàn)老師借助提問,在啟發(fā)我們深入探究,強化對病癥的認識,傳授了恰當?shù)膶W習途徑。

內分泌·風濕免疫科崔媛媛老師為實習同學宋帛遙指導病歷書寫
內分泌與風濕免疫領域內的膳食建議是該部門顯著標志,每逢診療期間,曹懷敏主管必會告誡病患“節(jié)制口腹之欲,加強肢體活動”,并詳盡闡釋各類食材的能量值,指點適宜的飲食組合方式。
曹主任對任何人總是面帶微笑,讓人感覺十分友好,給病人帶來一種安心感,這是建立良好醫(yī)患關系的推動力。正因為此,曹主任獲得了病人的信任和稱贊。潛移默化中,我們也開始模仿老師的做法,向不同病人進行健康指導,提升自己與人溝通的本領。

內分泌·風濕免疫科曹懷敏主任在門診帶教學生

內分泌·風濕免疫科崔媛媛老師為同學們進行業(yè)務講座
在內分泌·風濕免疫科的工作期間,我明白了臨床思考的關鍵作用,需要將書本中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實際診療中去,只有持續(xù)地彌補知識上的不足,學習新的內容,才能成為臨床醫(yī)生,更好地幫助病人解除病痛。我非常幸運能夠遇到這樣一群教導有方的老師。老師,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yè),解答疑惑的人。我從老師那里不僅習得了深厚的醫(yī)學學問,也體悟到她們對這行當?shù)臒岢溃覍堰@次實踐當作新的出發(fā)點,珍視接下來的實習階段,為往后的學習與工作打下根基,不斷向前邁進!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2016級實習學生 王培宇

婦產科三病區(qū)李文倩老師指導王培宇同學練習縫合技術


實習同學在觀看老師們手術
在婦產科三病區(qū)的實踐經歷中,我習得了諸多無法從書本中獲取的技能。例如開具醫(yī)囑、記錄病情、進行縫合、更換敷料、拆除縫線,以及操作胎心監(jiān)護設備。在手術過程中,我還協(xié)助老師完成工作,深刻體會到緊急情況下的冷靜應對。我認為,與以往的理論學習不同,臨床實踐更像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它標志著我從醫(yī)生涯的真正起點。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一起奮斗吧!

無論將來從事醫(yī)療行業(yè)的人們最初時有多么困惑和猶豫,都請我們依照《希波克拉底誓言》的指引,始終如一地前行。希望大家把實習當作新的開端,認認真真地付出,在實習期間掌握更豐富的診療方法和實踐能力,在今后的工作歷程中,我們將不斷取得進步,成為更加優(yōu)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