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27 21:38:48作者:佚名

—【01】—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飛絮,氣若游絲。
空一縷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證候來時,正是何時?燈半昏時,月半明時。
——元·徐再思《蟾宮曲·春情》
平生不識相思苦,初嘗其味,便已沉淪,難以自拔。
身影如煙游蕩無定,思緒像塵隨風(fēng)散漫,一點舊韻徒自回蕩,遠(yuǎn)行之人何處可覓?
春情,如絲如縷,纏綿入骨。
思念,不提分離,不談相見,僅把一片情腸展開,任由它起落于日夜之內(nèi)。
飄蕩的云彩沒有根基,飄落的絮沒有依靠,如同游動的細(xì)絲般若有若無,正像那些未曾說出口的眾多話語,隨著風(fēng)化作了飄散的塵埃。
思念的病癥,究竟會在哪個時刻降臨?燭光搖曳,月色迷蒙,這便是思念最為深沉的時刻,也是最讓人難以承受的時分。
獨自守著一盞孤燈,觀察著香氣緩緩升起,想起遠(yuǎn)方的人兒,猛然間才領(lǐng)悟,感情這種東西,本就是這般令人心碎神傷。
人生最痛,在于清楚眷戀無法治愈,卻仍舊選擇飲下毒酒,奮不顧身跳入險境。

—【02】—
暮雨朝云幾日歸,如絲如霧濕人衣。
三湘二月春光早,莫逐狂風(fēng)繚亂飛。
——唐·楊憑《春情》
暮雨霏霏,朝云漠漠,幾日春歸?
站在湘江邊,細(xì)雨像輕煙,打濕衣衫卻并不濃重,說是這番景象并非憂傷,實在是春天提前降臨了。
二月三湘,草木初萌,東風(fēng)未老,何須逐狂風(fēng)亂舞?亂了心緒。
勸人莫折花枝,莫負(fù)韶華,只因這天地間,自有溫柔可棲。
雨水打濕了衣衫,云層遮擋了遠(yuǎn)方的山巒,他卻笑著說,春天的情愫就像檐下的新燕,叼著泥土建造巢穴,不慌不忙。
縱使煙雨迷離,亦有一份從容,待云開霧散,仍是滿目青山。
三湘春光之早,與詩人內(nèi)心的紛擾形成鮮明對比,更添幾分惆悵。
最后一句告誡不要被風(fēng)勢吹得心神不定,這既是對于自然現(xiàn)象的描述,也是對內(nèi)心狀態(tài)的調(diào)整和自我激勵。

—【03】—
晚景落瓊杯,照眼云山翠作堆。
認(rèn)得岷峨春雪浪,初來,萬頃蒲萄漲淥醅。
春雨暗陽臺,亂灑歌樓濕粉腮。
一陣東風(fēng)來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開。
——宋·蘇軾《南鄉(xiāng)子·春情》
晚來獨酌,晚景倒映瓊杯之中,眼前云山翠色堆疊。
岷峨山頭的春雪化浪,宛如萬頃葡萄綠醅,竟在杯中翻涌。
春雨忽至,暗了高臺,亂了歌樓,美人粉腮沾濕,卻添三分嬌態(tài)。
一股東風(fēng)撲面而至,驅(qū)散了天上的烏云,夕陽的余光斜斜地灑在江面上,一半昏暗,一半明亮。
春情如戲,無常似夢。
剛才還是雨點敲打芭蕉葉,眨眼之間就變成了晚霞光彩奪目,這就像人生中的起起落落,無論是悲傷還是喜悅都必須全部體驗一遍。
杯中飲品,眼中風(fēng)光,心中思緒,都變成一句話:姑且觀察上天揮灑畫筆,渲染山河景象。
如詩如畫,春情在春風(fēng)春雨中悄然流淌,令人心醉。

—【04】—
寶鴨煙消幾縷香,月移花影過長廊。
春情一種無聊賴,自起燒燈照海棠。
——明·夏寅《春夜曲》
鴨形香爐里,幾點青煙慢慢飄起,月光無聲流轉(zhuǎn),花影搖曳,映過了連廊的欄桿。
夏寅獨對海棠,春夜寂寂,偏生一段無端心緒。
他說“春情一種無聊賴”,非是情薄,實是情濃至極,反生悵惘。
索性挑燈照花,看那海棠經(jīng)燭火一映,竟比白日更添秾艷。
原來寂寞深處,亦有驚心動魄之美。
花影參差,暗香浮動,他忽而明了:春愁何必向外尋?
一盞孤燈,一樹海棠,便足以照見心底山河。
此夜無人共語,卻與花魂對坐,直至月沉星隱,露濕青衫。
夜色漸深時,海棠依然盛開。漫漫長夜,思緒悠長,只盼這燈火能映照我內(nèi)心的那份春意與向往。

—【05】—
畫閣余寒在,新年舊燕歸。
梅花猶帶雪,未得試春衣。
——唐·張起《春情》
春寒料峭,畫閣靜謐桃花的詩句古詩大全,一抹余寒似在訴說著冬日的未盡。
此時此刻,舊燕似歸鄉(xiāng)的旅人,無聲飛回,傳遞著春回大地的消息。
梅花挺立在枝干上,雪花仍舊掛在上面,似乎不想離開,春天的消息已經(jīng)快要到了,卻又被一陣寒意阻隔。
而那春衣,已備好多時,只待春風(fēng)一喚,便換上新顏。
此情此景,不正是春之序曲,悠悠響起,令人心生歡喜。
想要穿上春天的衣裳,手一碰卻感到寒冷,只能嘆息:梅花和雪花爭奪春天都不肯認(rèn)輸,原來是春風(fēng)膽小,不敢把冬天的衣裳完全脫掉。
鳥兒飛回,人們還未感受到溫暖,寒意停留在華麗的屋內(nèi)深處,久久不散,仿佛一段未結(jié)束的往事,盤繞在新的桃符和舊的春聯(lián)旁邊。
春天終究會來臨,然而眼下,人和梅花都處在雪中,默默等待,盼望著一場遲到的綻放。

—【06】—
一縷春情風(fēng)里絮。
海闊天高,那更云無數(shù)。
嬌顫畫梁非為雨。
憐伊只合和伊去。
欲話因緣愁日暮。
細(xì)認(rèn)簾旌,幾度來還去。
萬一這回航可渡。
共渠活處尋條路。
——宋·蕭漢杰《蝶戀花·一縷春情風(fēng)里絮》
春風(fēng)輕拂,一縷春情隨風(fēng)而起,化作風(fēng)里絮,飄搖直上九霄。
抬頭看去,天空遼闊,大海寬廣,云彩或聚或散,飄絮消失在天地遼遠(yuǎn)之間,又被厚厚的云層完全遮蔽,蹤跡不見,感覺內(nèi)心像一葉孤舟,想要遠(yuǎn)行卻無槳可劃,但心中卻懷揣著一種難以表達(dá)的情感。
屋檐下的畫梁上,燕子鳴叫聲音婉轉(zhuǎn),并非因為雨水打濕了它們的羽毛,而是內(nèi)心受到觸動,傾訴著深深的思念,希望與那位心上人一起同行。
既憐此燕,何不隨它振翅同去?
日暮將至,欲訴因緣,卻怕時光匆匆,不及細(xì)說。
簾旌輕擺,幾度來回,似我心中忐忑,不知前路何方。
只盼此番遠(yuǎn)行,可助我闖過艱險,同她一起探尋屬于彼此的前程。
仔細(xì)觀察風(fēng)中留下的痕跡,突然產(chǎn)生一種傻傻的念頭桃花的詩句古詩大全,如果上天愿意施舍恩典,或許可以讓他乘著柳絮化作的小船,用云彩當(dāng)作帆,也許能夠找到一條活路,和那個人一起躲避世俗的紛擾。
縱知此愿渺茫,仍甘愿將愁腸系于風(fēng)中,任其飄向不可知的遠(yuǎn)方。

—【07】—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傷情燕足留紅線,惱人鸞影閑團(tuán)扇。
獸爐沉水煙,翠沼殘花片。
一行寫入相思傳。
——元·張可久《塞鴻秋·春情》
夜色漸深,疏星淡月貝語網(wǎng)校,灑下柔和的光輝,空照秋千院落。
愁云恨雨交織在一起,仿佛為那芙蓉面蒙上了一層輕紗。
小鳥輕快地掠過,投下一道細(xì)線,仿佛思念的絲帶,令人不由得感到一陣哀愁。
而那鸞影對著孤燈,仍然拿著紈扇遮住半邊臉,卻遮掩不了眉宇間的憂愁,反而更勾起了心里的煩悶和無力感。
爐內(nèi)熏香緩緩飄散,與池畔敗落的花朵互相映襯,一起訴說著一個哀婉的傳說。
所有這些,都仿佛行云流水一般,鐫刻在我心中的思念錄里,變成了我永遠(yuǎn)無法抹去的印記。
此夜春情,不關(guān)風(fēng)月,只余一院清寒,與墨痕同老。

—【08】—
殘花釀蜂兒蜜脾,細(xì)雨和燕子香泥。
白雪柳絮飛,紅雨桃花墜,杜鵑聲里又春歸。
縱有新贈別離,醫(yī)不可相思病體。
——元·盧摯《雙調(diào)·沉醉東風(fēng)·春情》
春天時節(jié),在凋零的花朵間,蜜蜂辛勤制作著芬芳的糖漿;蒙蒙的雨絲混合著濕土,燕子忙碌地搬運著泥土建造家園,蜜蜂和燕子都為春日事務(wù)而奔波不停。
柳絮紛揚,桃花飄落,無數(shù)花影在空中飛舞,杜鵑一聲聲叫響云霄,春天再次來臨。
春天又來了,可是心里有許多憂愁,有很多掛念,即使有再好的辦法,再靈驗的藥物,能治好所有凋謝的花朵,卻治不好刻骨銘心的思念。
新的分離,往昔的憂思,都變作風(fēng)中一絲哀嘆,飄散到蜂巢燕巢,再也凝結(jié)不出一點甘甜。
過去情意最為煎熬,并非由于花朵凋零,而是當(dāng)人們清楚春天逝去又重現(xiàn),卻固執(zhí)地堅守著所謂無法治愈的信念,直至生命終結(jié)。

—【09】—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
夕陽何事近黃昏,不道人間猶有未招魂。
銀箋別夢當(dāng)時句,密綰同心苣。
為伊判作夢中人,索向畫圖清夜喚真真。
——清·納蘭性德《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春意朦朧,僅依附于那層層的白梨花瓣上,梨瓣命運多舛,春意也愈發(fā)微弱,紛紛飄散如絮,仿佛在低吟著易逝的憂傷。
落日余暉,夜幕將臨,它是否明白,塵世尚有離人未返,于懷想里流連。
信紙上,記著離別的寄語,兩心纏繞的苣菜,仿佛我們許下的諾言。
盼望成為夢里的那個人,在這寧靜的夜晚,呼喚著你的稱呼,真的,你是否能夠感應(yīng)到?
深夜起風(fēng),梨花飄落,沾滿了他的衣裳,他忽然感到手指冰冷刺骨——畢竟最讓人難受的并非長久分離,而是醒來之后,連畫里人的容貌也變得若隱若現(xiàn)。

—【10】—
桃李溪邊駐畫輪。鷓鴣聲里倒清尊。
夕陽雖好近黃昏。
香在衣裳妝在臂,水連芳草月連云。
幾時歸去不銷魂。
——宋·蘇軾《浣溪沙·春情》
桃李溪邊,畫輪輕駐,鷓鴣聲聲,清尊共酌。
落日像熔金,專在黃昏時候,冷酷地浸紅了云際,同時暗示著分別的日子不遠(yuǎn)了。
你的衣裳散發(fā)著淡淡的香氣,手臂上的妝容如詩如畫,皓腕凝脂。
水面映著青草,天邊綴著云霞,景物十分動人,到處都顯露出春天的跡象,但這并不能消除我內(nèi)心的惆悵。
什么時候能夠回去,才可以不讓這分別的愁緒讓人心碎?我只想和你一起欣賞這春天的風(fēng)光,永不結(jié)束。
原來春情如酒,愈醉愈醒,愈見山河溫柔處,愈是寸寸斷腸。
他扔杯高歌,任鷓鴣鳴叫,桃花波濤翻涌,只認(rèn)為自身早已托付春江,無需探詢何時返鄉(xiāng)。

—【11】—
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
極目煙中百尺樓,人在樓中否。
四和裊金鳧,雙陸思纖手。
擬倩東風(fēng)浣此情,情更濃于酒。
——宋·秦湛《卜算子·春情》
春水如鏡,波光瀲滟,花枝在寒意中瑟瑟搖曳。
遠(yuǎn)遠(yuǎn)望去,那云氣繚繞中的高聳樓閣隱約可見,里面真的有人嗎?那身影仿佛是舊識的面容,被煙靄阻隔,感覺既在眼前又遙不可及。
四和香絲絲縷縷飄散開來,金鳧在空中輕盈舞動,雙陸棋邊,忽然想起那雙拿棋子的柔荑之手,曾把月光揉成棋韻,敲碎漫漫長夜,好像她就站在我身邊。
想要借助春風(fēng)洗滌情愫,不曾想到春風(fēng)并不懂得其中含義,反而把思緒發(fā)酵得比酒還要濃烈,難以消散。
春啊,你雖美好,卻也讓我沉醉在這思念的漩渦中,無法自拔。
原來春情似繭,愈縛愈緊,縱焚心蝕骨,亦甘愿做繭中癡人。

—【12】—
畫橋流水,雨濕落紅飛不起。
月破黃昏,簾里余香馬上聞。
徘徊不語,今夜夢魂何處去。
不似垂楊,猶解飛花入洞房。
——宋·王安國《減字木蘭花·春情》
在拱橋底下,溪水嘩嘩地搬運著褪色的花瓣,細(xì)雨淋濕了飄落花朵的去路,凋零的花瓣陷在泥土里,已經(jīng)無法飛走了。
騎馬穿過傍晚,月色像白綢,從窗戶照進(jìn)來,淡淡的香氣跟著馬兒飄蕩,如同老友發(fā)間的一絲暖意,被風(fēng)帶到黑夜中。
徘徊在此,心中千言萬語,卻難以言說。
今晚,我的靈魂要飛往哪里?柳枝還能讓落英飄進(jìn)新房,可我半生流浪,反倒比不上無情的楊柳,只能在這冷清中游蕩。
馬蹄聲碎,踏碎水中月,春情至此,只剩一襟晚照,兩袖空寂。

—【13】—
光景斜漢宮,橫梁照采虹。
春情寄柳色,鳥語出梅中。
氛氳門里思,逶迤水上風(fēng)。
落花徒入戶,何解妾床空。
——南北朝·蕭子范《春望古意詩》
斜陽灑落漢宮,橫梁之上,彩虹如練,絢爛奪目。
春意不知不覺融入柳絲,聞到梅蕊里傳來陣陣鳥鳴,像是天地間在輕聲細(xì)語。
門里,我思緒紛擾,如水上風(fēng)兒逶迤,難以平息。
飄零的花瓣毫無意義地飛進(jìn)屋內(nèi),卻無法填補(bǔ)我臥榻上的空曠,徒然增加一屋的哀愁。
情寄柳,柳自葳蕤;離恨托風(fēng),風(fēng)卻無言。
原來看盡長安花,不如一眼故人眸。

—【14】—
樓頭上馬苦匆匆,百計相留無計從。
正好看花郎卻去,江邊春色為誰濃。
——宋·高翥《春情四首·其一》
樓頭已備好坐騎,他轉(zhuǎn)身急急離去,多方設(shè)法挽留,卻全然無效,終究沒能留住你的身影。
正好看花之時,你卻離我而去,留下我一人在江邊徘徊。
這春光如此繁盛,究竟是為了誰而盛?又是為了誰而衰?莫非是為了我這形單影只的過客?
若看花人不在,縱有千頃碧波、萬樹緋云,亦不過鏡花水月。
過去那種愛戀的情愫最為刻骨之處,是讓人無法忍受完滿的結(jié)局,總是故意留下一些“為了誰”的未解之謎,整天整夜地啃噬心靈。

—【15】—
惜春正是上春時,何處春情可賦詩。
吳王臺下斗芳草,蘇小門前歌柳枝。
灼灼桃花朱戶底,青青梅子粉墻頭。
蹋歌起自春來日,直至春歸唱不休。
——元·楊維楨《春情二首》
上春之時,珍惜每一刻的春光,何處春情可以賦詩以表?
吳王宮殿前,花草競相開放,競相展示美麗;蘇小故居旁,柳條隨風(fēng)搖曳,琴聲隨風(fēng)飄蕩。
邊走邊唱穿過花叢,望見紅漆門庭上桃花盛開,白墻掛滿青青梅實,整座城市都是喧鬧的春日景象。
蹋歌從春來之日起,便響徹云霄,直至春歸之時,也唱個不休。
他笑世人唱春從早至暮,卻不知春情本是無字詩——
桃開一瞬,梅結(jié)千愁,歌愈歡,愈襯得別時寂寥。
索性將琴抱起,醉意朦朧,任由花瓣灑落全身,夢中依然吟唱:春天難以挽留,不如在酒杯里尋歡。

—【16】—
蕭條庭院,又斜風(fēng)細(xì)雨,重門須閉。
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
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
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
——宋·李清照《念奴嬌·春情》
蕭條庭院,斜風(fēng)細(xì)雨綿綿,重門緊閉,難掩心中滿是愁緒。
寵柳嬌花,偏遇寒食將至,這天氣種種都讓人煩惱不已。
寫成險韻詩成,酒醒夢回,心中別有一番滋味,閑愁竟比別愁苦。
征鴻過盡,萬千心事卻難以寄托。
樓上春寒料峭,簾垂四面,連玉闌干也懶得倚靠。
被冷香消,新夢醒來,愁緒滿懷,讓我無法再躺下去。
清露晨流,新桐初長,游春意漸濃,卻無心游賞。
日高煙斂,我且看看今日是否放晴,或許能給我?guī)硪唤z慰藉。
輕推窗扉,笑含淚問:今日晴否?
原來春情似繭,自我束縛千層,終有一線天光,破隙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