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10-28 20:16:01作者:佚名
(一)7-9年級(50篇)
1.孔子語錄論語十則
孔子講說,學習并且時常溫習所學內(nèi)容,這樣難道不也是可以讓人感到愉悅的嗎,有朋友從遠方前來,如此難道不也是能夠讓人覺得快樂的嗎,別人不了解自己但自己卻不因此惱怒,這般難道不也是稱得上君子的行為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高考背誦篇目,是知也。”
子貢發(fā)問說,孔文子憑什么被稱作“文”呢,孔子說,敏捷而且喜好學習,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識比自己少的人請教為可恥起步網(wǎng)校,因此稱他為“文”,孔子又說,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感到滿足,教誨別人不感到疲倦,對我來說有什么呀。
孔夫子說,有三個人一起行走,必定其中會有可以作為我老師的人,選取他們當中好的方面來學習跟從,對那些不好的方面就加以改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2.魚我所欲也孟子
所欲之物中有魚,所欲之物中還有熊掌,這倆沒法同時擁有高考背誦篇目,那就舍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道義同樣是我想要的,這二者要是不能同時獲得,那就舍棄生命而選取道義 。
生存是我所想要的,然而我想要的有比生存更重要的,所以不會去做茍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然而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厲害的,所以有的禍患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想要的沒什么比生存更重要,那么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樣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沒有比死亡更厲害的,那么凡是可以用來躲避禍患的事,哪一樁不可以干呢,按照這種方法就能夠生存卻有人不采用,按照這種方式就能夠躲避禍患卻有人不做,所以人們所想要的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人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厲害的,不僅賢人有這種思想,人人都有,只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
哪怕只是一竹筐飯食,哪怕只是一小碗湯羹,得到它就能存活,得不到就會死去。如果吆喝著給別人,路上饑餓的行人不會接受;要是用腳踢著給別人,討飯的人也會不屑。可是面對優(yōu)厚俸糧卻不分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那么優(yōu)厚俸糧對我來說有什么意義呢是為了房屋的華美妻妾的侍奉所認識的